深圳进京举办美术作品展。
紫荆网(记者 冯 琳)3月29日北京报道: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深圳市建市40周年。作为深圳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文化活动,“打开的窗口是美丽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深圳建市40周年美术作品展”于3月29日上午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志军,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群,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以及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以环等领导嘉宾共同出席了展览开幕仪式。
此次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提供学术支持,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画院、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承办,并邀请著名艺术家董小明担任总策展人。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深圳时,赋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新使命。同时提出4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其中专门强调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守护好精神家园、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
1979年3月5日,深圳由宝安县撤县设市,深圳从此迈出了腾飞的脚步。四十年光阴荏苒,四十年流光溢彩,深圳的四十年发展历程是新中国国改革开放大业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历史变革的大潮中,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深圳美术应运而生,产生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锐意创新的美术成果。40年来,深圳美术军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一支风格多元、富有活力的创作队伍,涌现了一批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美术家及经典作品。同时,深圳美术海纳百川,在40年历史中体现一个“新”字,它不仅是深圳美术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产生持续影响的思想动力,同样,也是深圳这座年轻的国际大都市安身立命之本。
此次展览占据中国美术馆一楼五个展厅,汇聚了来自150余位艺术家创作的172件精品力作,作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雕塑、装置、设计海报及新媒体等多种形式,是深圳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进京展览。这些作品在呈现深圳经济特区美术事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回顾了深圳这座城市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果。
此次展览的总策展人董小明认为,“把握时代脉搏,艺术锐意创新”是深圳美术四十年发展的最大特点和成功之道,这也是此次展览选择作品的主要标准和指导思想。因此,展览共分为四大部分呈现。
第一部分(主题展):东方风来满眼春。这一部分的作品大多出自深圳艺术家之手,是深圳城市发展进程中涌现出来的重要作品,也是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画卷。
第二部分(藏品展):开窗放入大江来。这一部分展品是特区创立以来,国内外著名画家为深圳以及在深圳创作的美术作品,不仅体现了深圳美术事业的发展历程,亦体现了全国美术界为特区文化建设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作品来源于深圳美术馆、深圳画院、关山月美术馆等美术机构的收藏,包括吴冠中、李可染、黄胄、陆俨少、华君武、关山月、谢稚柳等现当代名家作品。
第三部分(创新展):笔墨当随时代。这一部分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在全国性重要美术展览和在国外展览中令人瞩目的佳作;深圳画家率先提出和实践的当代中国美术革新课题“城市山水画”、“都市水墨”的优秀作品;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下催生的水墨、版画、水彩、雕塑、油画……以及跨界的、新媒体的优秀作品;传统绘画在这片年轻的土地上健康发展而产生的优秀作品;大芬、观澜等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孕育的美术原创作品;近年涌现的青年美术家的佳作;平面设计艺术家的海报作品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板块还包括一部分客座艺术家作品,这些艺术家来自海内外以及港澳台地区,他们在深圳创作、研究、交流、展览,深入了解深圳这一新兴现代化都市,并为这座城市积累了一批珍贵的艺术财富。这些作品体现了深圳美术机构在制度上的探索创新,也体现了深圳开放、多元、包容的学术格局。
第四部分(文献展):红豆生南国。该部分以文献形式展出,图文并茂地介绍深圳美术事业发展历程和整体状况;陈列特区美术事业建设初期的珍贵文献。包括深圳美术大事记,深圳各大艺术场馆介绍,以及蒋兆和、赖少其、吴冠中、黄胄、邵宇、陆俨少、宋文治、唐云等众多名家与深圳往来的历史信札等文献,这些充满了历史温度的信札也是首次进京展出。
此次展览将在中国美术馆持续展出至4月7日,4月19至5月5日还将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继续展出。
开幕式嘉宾大合影。
开幕式后嘉宾观展。